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煎盐绝句

吴嘉纪 吴嘉纪〔清代〕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酷热的六月,头发苍白的灶户在低矮的草房中,站在熊熊烈火旁熬盐。
跑到门前站在烈日下,便是难得的乘凉时刻。

注释
灶户:旧时称熬盐为业的人家为灶户。
煎盐:煮盐,熬盐。
偷闲:挤出空闲的时间。

参考资料:完善

1、 莫砺锋,莫砺锋教你读古诗 初级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06,第262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以煮盐为生的穷灶户的诗。诗的首二句描写灶户居室之陋和夏日煎盐之苦,末二句写与煎盐之苦相比,在炎日下偷闲就可以看作是乘凉了,通过对比,深切地表现了灶户之苦。全诗真切易懂,朴素自然。

  首句“白头灶户低草房”,描写劳苦一生的已经白发苍苍的灶户居室之陋;第二句“六月煎盐烈火旁”,描写夏日煎盐之苦,概括了灶户们的无限辛酸,也包括了诗人的无限辛酸。《如皋县志》对灶民的生活有所记载,可以参看。他们的居处是“缚草堤坎,数尺容膝,寒风砭骨,烈日铄肤”;他们夏天煎盐的情况是“暑日流金,海水百沸,煎煮烧灼,垢面变形”。这些记载,可为此诗首两句作注。据吴嘉纪诗最早的刻本(康熙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作者吴嘉纪生活在明末清初,一生在他的家乡泰州东淘,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他的大半生足迹不出州里,一直默默无闻。东淘是两淮的重要盐场之一,居民大多是穷灶户,吴嘉纪长期生活在他们中间,对他们的贫苦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他写下了不少描写下层人民痛苦生活的诗,此诗便是其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田宝琴等编,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诗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第1467页

简析

  《煎盐绝句》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描写盐民苦难生活的诗。诗的前两句直接描述了灶户生活的艰辛;后两句又透过一层去写,更加典型地概括了灶户劳动生活的苦难辛酸。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内容真实可感,画面形象生动,实质上揭露出罪恶的封建制度,剥夺了灶户们的劳动果实和生活福利。

吴嘉纪

吴嘉纪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人(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49篇诗文  1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发武连驿忆弟

曾国藩 曾国藩〔清代〕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竖

蒲松龄 蒲松龄〔清代〕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